产品销售热线:021-36313651

邮箱:admin@lanyan-sh.com

首页 > 新闻动态

润滑油极压抗磨剂发展状况

2021-09-03

1、国外润滑油极压抗磨剂发展状况


极压抗磨剂是现代润滑油五大添加剂之一,抗磨剂能减少或防止金属之间的接触,同时,还产生一种滑动作用,极压剂能与金属表面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保护膜,如硫化亚铁(FeS)、三氯化铁(FeCl3)、氯化亚铁(FeCl2)以及铁的有机磷酸盐或无机磷酸盐膜等,从而减少金属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少摩擦。由于大多数化合物都兼备极压剂和抗磨剂的作用,故统称为极压抗磨剂。


极压抗磨剂在国外油品中早已使用,主要用在曲轴箱发动机油、自动传动液、后轴液、手控及动力传动液等汽车领域和金属切削油、高压液压油及齿轮油等工业应用方面,50年代随着机械设备更新,工作条件变得较为苛刻,在这一期间,氯化石蜡、各种磷酸酯及二硫化物得到广泛采用,而有些传动方式要求添加剂具有抗磨损与降低摩擦系数的功能,国外大多使用硫化鲸鱼油,后来发展为各种硫化鲸鱼油品及含磷的酯类化合物及其胺盐。


70年代以后,齿轮油、液压油极压抗磨剂用量增大,并且极压抗磨剂趋于定型。


汽车齿轮油用极压抗磨剂有①环烷酸铅—活性硫型(含氯活不含氯);②硫—磷—氯—锌型;③硫—磷型。由于环烷酸铅对氧化有催化作用,抗乳化性不好,在较高温度下易生产沉淀等缺点;而氯化物易水解而生成氯化氢,引起金属腐蚀。所以环烷酸铅与硫极压剂复合的极压抗磨剂和硫—磷—氯—锌型极压抗磨剂已被具有优点的硫—磷型添加剂取代,这是因为硫—磷型添加剂为无灰产品,热安定性好。工业齿轮油极压抗磨剂有①环烷酸铅—活性硫型;②以硫化脂肪为基础的硫—磷型;③以硫化烃类为基础的硫磷型。同汽车齿轮油极压抗磨剂一样,目前已取消环烷酸铅—活性硫型极压抗磨剂,而以硫—磷型齿轮油添加剂取代之。


7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了硼酸盐极压抗磨剂,这类添加剂具有优良的极压抗磨性,热氧化安定性很好,不腐蚀金属和无臭无毒,但硼酸盐微溶于水,不宜在有水情况下应用,主要用于齿轮油、蜗轮蜗杆油等。


抗磨液压油的极压抗磨剂分三大类①高锌型,这种抗磨液压油的极压抗磨剂为普通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如普通型ZDDP,含锌量通常大于0.07%;②低锌型,这抗磨液压油抗磨剂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如伯及仲醇混合基的ZDDP及长链ZDDP,锌含量小于0.07%;③无灰型极压抗磨剂,如酸性磷酸胺盐,硫代磷酸胺盐等。


传统的金属切削油极压抗磨剂为含氯、硫和磷等活性元素的化合物,但其在高温下产生有害气体,及氧化、起泡和乳化,并且热稳定性不好。目前高碱性磺酸盐(钙、钡钠盐)作为惰性极压广泛用在金属切削油中,它们能在金属界面形成物理覆盖的碳酸盐保护膜剪切强度低,可以单用或与传统的极压剂复合使用,与活性或非活性硫化合物复合有协合作用,同时,还能改善金属表面光洁度,有极好的防锈能力。如LZ5283(高碱值磺酸钙)、LZ53198(油溶性高碱值磺酸钠)、LZ5347(油溶性高碱值磺酸钙)等。


从目前国外极压抗磨剂来看,有下面几种类型:


①含氯极压抗磨剂:如LZ5316A(硫氯化合物)、LZ5354(硫/氯化合物)、LZ5301(氯化石蜡)。


②含硫极压抗磨剂:如Hitec312(硫化异丁烯)、LZ5006(硫化烯烃植物油)、ELCO247(硫化烯烃)。


③含磷极压抗磨剂:如LZ6178(硫磷氮剂)、LZ6178(硫磷氮剂)、Hitec571(硫磷酸胺盐)。


④有机金属极压抗磨剂:如ECA9941X(伯烷基二硫代磷酸锌)、ELCO102(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


⑤其他极压抗磨剂:如OLOA97050(硼酸盐)、LZ5283(碱性磺酸钙)、LZ5318(高碱值磺酸钠)。


2、国内润滑油极压抗磨剂发展状况


国内极压抗磨剂发展的重点主要在齿轮油(汽车齿轮油及工业齿轮油)及抗磨液压油用极压抗磨剂的开发研制上。并且已取得极大进展,特别在“七.五”、“八.五”期间,又相继研制工业化了一些极压抗磨剂的品种,从而缩短了国内外的差距。


1)液压油用极压抗磨剂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是锌型抗磨液压油广泛使用的抗磨剂,ZDDP又根据其烃基的种类不同分为伯、仲烷基和芳基三种,以分子结构不同又分为中性盐与碱性盐两种,过去广泛使用的T202(中性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由于其抗乳化性及水解安定性不好而逐渐减少使用,80年代中期开发了长链碱性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90年代专用于抗磨液压油的伯、仲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T204、T204A),由于其良好的抗磨性和水解安定性而普遍采用。


但是由于ZDDP的热稳定性普遍不太好,因此,我国先后开发了无灰抗磨剂,它们为磷酸脂、硫化烯烃、硫—磷—氮剂等,大多数为硫磷型或磷型极压抗磨剂,其中80年代末期工业化的有T308(酸性磷酸酯胺盐)、T305(硫磷酸含氮衍生物)及T307(硫代磷酸胺盐)。


2)齿轮油用极压抗磨剂


从60年代中期开始,硫磷型(SP型)添加剂一直使用至今,其中含硫极压剂主要是硫化烃或硫化酯,国内过去使用较多的含硫极压抗磨剂为二硫化二苄和硫化植物油脂,但二硫化二苄油溶性差,而硫化动植物油含流量低,于是在80年代开发并工业生产了硫化异丁烯(T321),该极压抗磨剂的极压性、油溶性和热稳定性好,硫含量高(40%~45%),是齿轮油理想的含硫极压抗磨剂,填补了国内空白。


含磷极压抗磨剂主要是亚磷酸酯,磷酸酯、硫代磷酯及其衍生物。磷酸酯胺盐和硫代磷酸酯胺盐使用较多。我国80年代中期以前,含磷极压抗磨剂以亚磷酸二正丁酯(T304)和三甲酚磷酸酯(T306)为主要含磷极压抗磨剂,其中T304属酸性亚磷酸酯,其化学活性强,具有好的抗擦伤能力,极压性好,但活性太强易造成腐蚀磨损,其热稳定性较差,在目前国内生产的含磷极压抗磨剂中,其热分解温度最低(159℃)。而T306活性不强,但极压性不好,用在齿轮油并不理想。


80年代末期先后工业化了硫磷酸含氮衍生物(T305),硫代磷酸胺盐(307)和酸性磷酸酯胺盐(T308)等含磷极压抗磨剂。其中T305为氨基硫代磷酸酯,属SPN剂,T307和T308都属于SPN剂,具有优良的极压性、抗磨性、热稳定性、抗氧化性等多效性能。由于以上含硫及含磷极压抗磨剂的工业化,使我国的齿轮油发展达到国外的先进水平。先后配制了SAE90、80W—90、85W—140粘度级别的GL—5汽车齿轮油并通过CRCL—37和CRCL—42全尺寸后桥台架试验,配制的中、重负荷工业齿轮也达到了AGNA250.03EP及美钢224的规格要求。目前硫化异丁烯是含硫极压抗磨剂中用于齿轮油最多的极压剂。在80年代,由于环保方面的问题而停止了生产,进而靠进口来解决,1994年国内的辽宁义县精细化工厂、山东东风化肥厂及南京艾迪臣实业有限公司开始工业化生产硫化异丁烯,加速了齿轮油的发展。


目前我国极压抗磨剂可以生产:氯化石蜡(T301、T302),酸性亚磷酸二丁酯(T304),硫磷酸含氮衍生物(T305),磷酸三甲酚酯(T306),硫代磷酸胺盐(T307),酸性磷酸酯胺盐(T308),硫代磷酸苯酯(T309),硼化硫代磷酸酯胺盐(T310),硫化异丁烯(T321),二苄基二硫(T322),氨基硫代酯(T323),多烷基苯苄基硫化物和多硫化物(T324、T324A、T324B、T325A),环烷酸铅(T341),硼酸盐(T361)。


3、润滑油极压抗磨剂的发展动态


3.1、由于环保方面的严格限制,含氯极压抗磨剂将逐步被取消,如氯化石蜡、磷/氯衍生物等,目前亟待开发硫化异丁烯的换代产品,减少三废。


3.2、磷酸酯类极压抗磨剂特别是SPN剂具有多效性能而受到广泛应用。


3.3、对超碱性磺酸盐的应用日益增加,其中磺酸钠显示出最好的前景。

上一篇:没有了